
新闻详情
解读上汽备战新能源
来源:中国汽车配件网 发布:2014-6-16 隶属:行业新闻 点击:19642
从摸索技术方向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从掌握核心技术到最终实现量产,能一直坚守在新能源产业一线的车企为数不多,上汽是其中一员。如今,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战略的定调及工信部对地方保护政策的清理,2014年这些昔日的耕耘者到了该品尝果实的时刻。
八年磨砺
用八年磨一剑来形容上汽新能源的发展一点儿不为过。2006年,上汽立下了一纸军令状,宣布将推出混合动力、纯电动和插电强混三款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上汽决心在燃料电池做好基础研发和示范运行的同时,重点从事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的研发,这与目前国家重点推动的新能源发展路径不谋而合。然而技术路线的调整仅仅是个开始,核心技术来源成为最大的问题。
与合资企业市场换技术道路不同,上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从一开始就强调自主掌控产业链体系,坚持打造全产业链竞争力。车企要生存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这是上汽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领军人物、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的口头禅。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上汽新能源车的自主研发进程突飞猛进。时至今日,荣威750混动、荣威E50和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均已量产上市。其中,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实现整车节油20%,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的技术水平已居于前列,荣威550 Plug-in更是有效规避了丰田、通用等国内外混合动力产品的技术壁垒。按照上汽的规划,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核心零部件也要同步发展,同时为了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的提升,还要不断优化技术平台。
随着第一阶段第一代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完成,上汽方面表示,下一阶段要将新能源技术配置到不同的发动机和产品平台上。目前上汽乘用车旗下荣威品牌已推出750混合动力车、E50电动车、550插电式强混动力车3款新能源车,但MG品牌在这一领域还是空白。未来荣威、MG双品牌旗下的所有车型,都将标配新能源技术。而在新能源战略方面,下一步上汽将新能源汽车技术主要锁定为Plug-in,即插电式强混。
2009年至今,上汽已先后投入了56亿元用于新能源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据悉,十二五期间上汽将再投入60亿元,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结构。产品之外,上汽也在探索推广新能源车的商业模式。据了解,除了利用上汽乘用车旗下经销商网络进行常规销售之外,上汽还通过自建的电商平台车享网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此前,上汽还曾联合一嗨租车等汽车租赁公司开展电动车租赁。截至目前,上汽在上海的新能源汽车租赁门店已达13个,覆盖上海的大部分区域。下一步,上汽将尝试分时租赁模式,意在让消费者以最低的成本,与新能源汽车零距离接触。在大规模展开之前,上汽已经联合上海部分高校展开了分时租赁试点。
同类新闻
- 2015-4-20 抢滩新能源产业 零部件企业的春天来了
- 2015-4-13 零部件产业对外开放力度逐渐加大
- 2015-4-13 自主品牌之痛 其实是零部件之“殇”
- 2015-4-13 抢滩新能源产业 零部件企业的春天来了
- 2015-4-7 提升零部件核心竞争力需顶层设计
- 2015-3-30 零部件与售后乱象:汽车产业链两端的担忧